10月10日,53岁吴女士(化名)在家中做家务时,无任何征兆突然晕厥,随即出现喷射性呕吐、四肢强直抽搐症状,家属见状立即拨打120,将其紧急送往武汉紫荆医院急诊科。
急诊团队接诊后,迅速启动“脑卒中”绿色通道:3分钟内完成生命体征监测,15分钟内将患者推送至CT室检查。检查结果显示,患者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,结合其意识模糊、四肢无法活动的临床表现,初步确诊为“脑动脉瘤破裂”——这一疾病被神经外科称为“颅内定时炸弹”,发病后48小时内再出血率高达20%,死亡率超60%,每延迟1分钟,脑细胞坏死数量就会增加,救治必须与时间赛跑。
为锁定最优治疗方案,医院紧急召集神经外科、麻醉科、介入科、ICU开展多学科会诊。神经外科窦强主任作为核心专家,带领团队逐一分析:从术前凝血功能、肝肾功能等辅助检查的完善要点,到动脉瘤位置、大小是否符合介入手术指征,再到术中可能出现的血管痉挛、大出血、栓塞材料移位等风险,均制定了针对性防范措施,最终确定“全麻下脑动脉造影+动脉瘤介入栓塞+支架植入术”的治疗路径。
由于患者动脉瘤破裂后颅内压力极高,血管壁脆弱如薄纸,术中导管稍有触碰就可能引发二次破裂,手术难度极大。窦强主任凭借20余年神经介入手术经验,在影像引导下,以0.1毫米级的操作精度,将微导管缓慢送入动脉瘤腔内;随后精准释放栓塞材料,同时植入支架保护载瘤动脉——整个过程中,患者血压波动始终控制在安全范围,未出现任何意外。术后即时造影显示,支架位置精准,颅内血流顺畅无阻。当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,意识模糊的患者能微弱回应呼唤时,手术室里的医护团队才松了口气。目前,患者已安全返回ICU,后续将接受营养支持与康复治疗,逐步恢复肢体功能。
